在资本市场,没有永恒的赢家。即便是明星基金经理,也有巅峰和低谷时刻。
比如,曾经和张坤一样被投资者热捧的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刘彦春,近年来就因管理基金的业绩下滑而让投资者“怨声载道”“割肉走人”。
当下,他的投资策略为何会遭遇“滑铁卢”?面对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局面,市场又是否有相应的对策?
0 1 苦守消费板块
刘彦春也曾有高光时期。因为长期重仓消费龙头,他在2020年前后因踩中了消费升级的风口,收获了管理的产品净值新高。数据显示,2021年2季度,刘彦春管理规模达到1163.01亿,达到历史最高。
很明显,刘彦春靠的是押注单一消费赛道,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风口和周期。当这一赛道风起时,自然能迎风前行。但当板块轮动时,弊病也就来了。
一方面是白酒估值的重估,另一方面集采也在重创医药板块。在这种情况下,刘彦春管理的基金却仍持仓占比80%的消费股。截至今年一季度,其前十大重仓股中,前三大重仓股合计占净值比超 25%,而同期中证消费指数跌幅近60%。
不知道该说他是坚守,还是“躺平”。
最近三年,其代表作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巨亏超237.78亿。这还只是单只基金。这样的亏损也让基民们忍痛割肉。截至今年一季度,刘彦春所管理产品总规模已经从当初的1160亿缩水至410.2亿。
对此,投资者们也颇有微词,“就不应该旱涝保收,业绩不行应该赔偿!”还有的表示,“买主动基金就是给别人抬轿,还不如自己亲自下场,亏了也就认亏了起码自己知道亏在哪”。
从市场的操作来看,目前消费板块的投资有两大维度:一是新兴消费,二是传统消费。其中,新兴消费以恒生消费指数为代表,覆盖了包括奶茶、运动服装、互联网、火锅连锁等消费方向,趋势上看,或有比较明显的增量空间。
无疑,新兴消费正当时。今年以来,港股中的老铺黄金、泡泡玛特和蜜雪冰城等的股价都在上涨,吸引市场眼球,并带活了传统消费板块。
可见,消费板块的投资逻辑已经发生变化。但是,基金经理却“一意孤行”,不根据行情来调仓实在让人费解。
0 2 “基民不赚钱”
基金业绩低迷,投资者只能赎回走人,亏损自负。不过,让一些投资者不满的是:为什么基民不赚钱,基金公司还能赚钱?
一方面可以说是基民操作不当,比如追涨杀跌就是最常见的。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基金净值不断上涨,很多投资者看到别人赚钱了,便纷纷跟风买入。然而,此时市场往往已经处于高位,买入的成本较高。一旦市场出现回调,基金净值下跌,这些投资者又因为恐慌而匆忙卖出,导致亏损。
又如,频繁交易。这种操作不仅增加了手续费,还容易错过基金的长期上涨行情。因为基金交易通常会收取申购费、赎回费等费用。如果频繁买卖基金,这些费用会累积起来,对投资收益产生较大的侵蚀。
对此,有投资者就向笔者提到,“基金公司才是稳赚不赔的大赢家,不管赚了还是亏了,它们都稳赚管理费。虽然也没见它们管理出什么名堂。”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为什么没有相应的机制来让管理不到位的基金公司也承担相应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问题最近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前不久,证监会放大招,推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直指基金业的各种“疑难杂症”。
针对“基金赚钱、基民赚钱难”,该方案推出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要求头部机构未来一年内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浮动费率产品占比不低于60%,一年后逐步全面推开。
若产品业绩显著低于基准,管理费需降档收取;反之则允许升档收费。这一机制颠覆了固定费率下“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倒逼基金公司以投资者为本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薪酬和业绩挂钩,听起来还是比较合理的。就看后续如何具体实施了。
0 3 机构业绩分化
回到景顺长城方面,从刘彦春的投资策略来看,其管理的基金换手率低,重仓股也比较固化,在市场下行时逆势重仓,进一步加剧了亏损。其在管基金持仓重合度高,风格单一,使得投资者难以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实际上,知名基金经理的亏损只是“冰山一角”。近年来,景顺长城业绩也欠佳。据公开数据统计,近3年其非货基合亏逾400亿,收取管理费却超90亿元。
亏损方面,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景顺长城鼎益等是景顺长城基金近三年来亏损的重要来源,合计亏损均超过50亿元。
那么,现在到底是哪些基金在赚钱?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市场公募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4.13%,超87%的基金实现正收益,其中45只基金收益率超50%,12只基金收益率超60%。细分赛道中,医药生物与北交所主题基金领涨,而部分重仓新能源、人工智能主题基金业绩承压。
可见,当前市场持续波动下,还是有不少在赚钱的基金,就是要看有没有押中赛道了。其中,北交所主题基金、医药主题基金全和港股通创新药ETF成为市场热门。
港股通创新药ETF表现很是亮眼,多只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超57%。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摘得58.77%收益,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达58.01%。
展望后市,创新药板块的产业趋势仍在继续:国内创新药处于产品研发到BD到海外MNC的早期阶段,现在是正式进入加速期的时间点;后续国内创新药在全球销售比例预计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进而给相关药企带来利润。消费板块受益于经济复苏与政策刺激,体验式消费、AI+消费等新型模式值得关注。
另外,高新科技企业的未来动向继续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具体集中在企业智能制造、AI芯片、人形机器人等潜力赛道。
网上炒股配资公司,配资网上炒股配,金富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