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右上方蓝字「星标」晏凌羊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青楼女子倒贴的天花板
文/晏凌羊
01
元稹跟唐代女诗人薛涛到底有没有一腿,还真是不好考证。
正史上是没啥记载的,但后世不断有人演绎两人的恋情。
元稹本身也有很多政敌,加之他在文坛上名气比较大,后世有人借薛涛之事黑他,也不是没可能。
在各类笔记小说里,两人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展开剩余94%薛涛的父亲曾经在京为官,所以薛涛小时候得以受过很好的教育,八岁就能作诗。
后来父亲被贬到了蜀地为官,薛涛也跟着到了蜀地,但父亲在薛涛14岁时病逝,自此家道中落,所以,薛涛16岁成了一名乐妓。
18岁时,遇到剑南节度使韦皋,韦皋很赞赏她,她也经由韦皋认识了白居易、元稹、杜牧和刘禹锡等人。
韦皋甚至曾举荐薛涛做“女校书”,但没成功。
有些官员会通过薛涛给韦皋送礼,薛涛接受后如数上交,这让韦皋觉得她不懂政治,接着把22岁的薛涛赶去了很不高兴,觉得薛涛这种行为让他的名声受损。
所以,22岁的薛涛被韦皋打发去了遥远的松洲(四川阿坝地区)。
薛涛在路上写了《十离诗》,韦皋看了之后,心有不忍,又把她召回了成都。
后来韦皋去世,薛涛得到韦皋旧友的照顾,再后来,元稹到四川做官,听闻薛涛大名,前来拜见,四十好几岁的薛涛对31岁的元稹一见钟情。
后来元稹回到洛阳为官,妻子也病逝,他还给妻子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估计已经把薛涛忘差不多了。
薛涛曾远赴江陵去见元稹,但元稹多花心、多自私啊,他可能从来没想过要娶薛涛,连纳她为妾都没想过。
元稹一开始娶的正妻是高官之女,后来纳了出身一般的小妾,又续弦了一个门第还算可以的妻子。
薛涛写了很多怨诗,发明了“薛涛笺”,晚年去道观清修。
后来,元稹从宰相贬为刺史,他与第二任妻子的婚姻生活比较糟糕,后来好友白居易也遭到贬谪,他想去找薛涛,但半路遇到了一个叫刘采春的青楼女子,接着迅速移情别恋。
后来元稹53岁去世,薛涛也在三年后去世。
当然,也有人认真考证过,说两人可能有的唯一交集是元稹去四川查案,绕道成都去看望好友,跟薛涛有过一面之缘,但两人的岁数相差比较大,一见钟情的可能性比较小。
薛涛写的诗也未必就是写给元稹的,只是元稹名气比较大,后人认为薛涛若是能蹭上元稹的热点,她的名气也跟着变大。
02
苏小小这人真的存在吗?恐怕是存疑的。
是后世的文人墨客逐渐丰富她的形象,她的形象才变得丰满起来的。
苏小小是南北朝时期南齐著名歌伎,生活在浙江杭州钱塘。
她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姨母家的西泠桥畔,长大后为生计所迫,沦为歌伎。她爱西湖山水,曾自制油壁车,游于佳山秀水间。
后来,她邂逅了宰相之子阮郁,与之相知相恋,却遭阮父反对。阮郁也是个软骨头,从此与苏小小诀别,不知所终。
后来,苏小小又偶遇穷书生鲍仁,这位书生很穷,要上京城求取功名,她慷慨赠金。
但鲍仁走后,第二年春,苏小小一病而亡,临终遗愿葬于西泠桥畔。
鲍仁求得功名后,出任滑州刺史,上任后特地赶赴西湖,要接苏小小同往,却不幸赶上她的葬礼。
鲍仁不禁抚棺大哭,后遵小小遗愿将其葬于西泠桥畔,又在墓上建亭,取名慕才亭。
南北朝时期,有人根据这个故事写了《钱塘苏小歌》;唐朝诗人李贺则写了一首《苏小小墓》诗,让苏小小的名气更大。
不过,据说到了清朝雍正年间,郑板桥来游西湖,竟然在西泠桥畔找不到苏小小墓了。
乾隆第五次下江南的时候,特地去看苏小小墓,结果没找着。
杭州地方官员揣摩圣意,赶紧修葺了一个苏小小墓,所以,乾隆第六次下江南的时候就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墓了。
而这个事情,还是清代文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载的。
清朝道光年间,有个将军任职杭州期间,在苏小小的石墓旁边,修建了慕才亭。
民国时期,杭州有个官员打算拓宽那条路,不得不把苏小小墓迁到路边,结果他们掘地三尺,啥也没挖到,最后干脆直接用水泥砌成了一个圆形古墓。
而今天我们看到的苏小小墓,则是在2004年重修的。
苏小小这人可能真的存在过,但死后到底埋去了哪里,应该是不可考了。
而后人为啥那么喜欢给她造墓寄托哀思,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文人墨客发自内心地赞赏这样有情有义、无怨无悔去托举男性的女性吧?
03
李师师,到底有没有真实存在过,也是存疑的。
她的事迹多见于野史、小说。既然只是一个角色,那就任人随便写了,说她跟宋徽宗有一腿,可能也只是为了增加她的传奇性。
不过,我觉得古代文人超喜欢写青楼女子,原因有二:
(1)文人们认为青楼女子命运坎坷,与自己的境况相似,越是清高拧巴的文人越是如此。如果这个青楼女子有比较高洁的品行,那就更容易被他们用来影射自己品行高洁但不得志。
(2)写青楼女子,更容易产生戏剧张力,也更博人眼球。
他们很少写那个在家里洗衣做饭的黄脸婆……这些黄脸婆跟着这些不得志的文人过苦日子,文人好不容易赚俩钱,还去青楼喝花酒。
04
董小宛这个人呢,肯定是真实存在过的,但她的生平到底怎样,主要靠冒辟疆的回忆录《影梅庵忆语》。
冒辟疆写的文,主要是想写董小宛有多贤惠,但作为现代人,我越看越心酸。
这就是一个女性为了得到男人的认可和褒奖,把自己当成燃料和垫脚石的倒贴故事啊。
董小宛家境贫寒,19岁与冒辟疆结缘,成为其妾室。
在怎么“做男人的女人”方面,她几乎做到了天花板。
不仅精通诗史,还擅长书画与歌舞,关键是刺绣、烹饪技艺也是一绝,还很会搞关系——她能成为冒辟疆的小妾,还是冒辟疆的妻子亲自首肯的。
关键是,她还特别能忍让、特别能倒贴。
说是董小宛是秦淮名妓,冒辟疆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就觉得她美艳动人。后来冒辟疆见到了陈圆圆,惊为天人,但陈圆圆被人抢走,他很郁闷,听闻董小宛母亡身病,他前去探望,对董小宛各种嘘寒问暖,搞定了她的芳心。
但冒辟疆并不真想娶她,毕竟,给她赎身要一笔费用,还涉及自己家庭是否能接受等问题。
他就对董小宛冷暴力,试图让她自讨没趣,主动离开。
后来冒辟疆去南京考试,董小宛一个人冒险前去看他,路上差点丧命,可冒辟疆只说自己考试的事情,丝毫不关心她的状况。
放榜之后,冒辟疆没考好,就拿董小宛出气。董小宛跟着他回家,他不敢把董小宛带回去,坚决把她赶回苏州。
后来是钱谦益看董小宛可怜,为她赎身还债并把她送到了冒家,冒辟疆这次不好拒绝了,才让她进了家门。
董小宛进门后,与婆婆、正妻相处很好。吃饭的时候,都不上桌,而是拱手站在一边,伺候冒家全家人,还每天变着法做好吃的。
后来清军南下,冒辟疆让董小宛看家,自己则带着他认为重要的家人跑。是董小宛精心服侍冒家二老,二老不舍得丢下她,她才能跟着一起逃难。
逃难路上,全家人盘缠快用完了,但所幸董小宛提前准备好了银两。
董小宛的钱从哪里来的?我估计她的家庭地位低到这种程度,搞不好这是她自己的私房钱。冒辟疆也在回忆录里写董小宛几乎不花钱,连首饰都不戴。
后来,冒辟疆在逃荒路上生了大病,董小宛每天晚上就裹一个破席,守护在他身边。
他冷了,董小宛就去拥抱;热了,就帮他脱衣服、扇风;痛了,就给他按摩、抚摸。
他有任何需要,董小宛都积极响应,甚至连他每天拉的屎,都要认真查看、闻味道,以观测病情。
冒辟疆的母亲和妻子见董小宛骨瘦如柴、面色惨淡,想代替她照顾几天,但她坚决不让自己受累。
冒辟疆晚上睡不着,听到城外杀人惨叫,董小宛就拿手握住他的手陪着他,给他安慰。
冒辟疆病危,董小宛寸步不离,昼夜给他熬药,甚至连汗水都没空擦、蚊子都没空赶。
五年病危,冒辟疆三次得以转危为安,全赖董小宛侍候。
但是呢,董小宛也积劳成疾,29岁就病逝,而当时冒辟疆41岁,后来还活到了83岁。
冒辟疆说有董小宛陪伴的九年,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九年。
他说她想起两人求的签,再想起自己曾梦见董小宛去世,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
这篇回忆录,冒辟疆写得洋洋洒洒,我却越看越生气,这就是一个超级自私的男人在自己那位超级能付出的卑微小妾死后,感慨再没有人能像小妾一样无微不至照顾自己,接着发出了的喟叹,表现出哀愁。
这不就是另外一本《浮生六记》?而且,董小宛比《浮生六记》里的芸娘更惨,好歹芸娘是正妻,好歹沈复敢为了芸娘忤逆家人。
董小宛就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女性啊。
她出身低微,进入青楼后苦练才艺,就是想找个男人带自己脱离烟花之地,所以,董小宛在进入冒家之前苦苦纠缠,做了小妾后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我们从董小宛这个例子,几乎可以看出:在古代,一个女子,哪怕你再美貌,再有才情,再“会十八般武艺”,但只要你出身低,哪怕你嫁进了大户人家,过的也就是这种日子,根本没得更好的选择。
董小宛这一生,可能才是古代底层女性的真实写照。
我们平常从历史上读到的皇宫贵族的故事,人家那阶层可高了。
如果你穿越回去,大概率过得比董小宛还惨,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女人又大多没地位,唯一的能仰仗的就是男人,像冒辟疆这样愿意写回忆录赞赏你的,已经算是有良心的了。
古代男人“学成文武艺”,还可以“货与帝王家”;帝王不用,还可“卖与识家”;识家不用,还能“仗义行侠”。
女人能干啥?学成十八般技艺,只能卖与男人家。男人不用,就被当成抹布扔掉了,埋进乱葬岗。
像我这种出身低又长得不好看的女的,在古代……嫁给穷人当妻,可能会难产死、操劳致死、贫病交加死。嫁给富人当妾,可能会因为太叛逆、脾气大被打死。
*作者:晏凌羊,女,80后,中国作协会员,2001年云南省丽江市高考文科状元。著有畅销书《离婚七年》《所有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公文写作》等畅销书十几部以及儿童绘本《妈妈家,爸爸家》。拥有十几年金融从业(管理)经验,现为广州某文化信息咨询公司创始人、某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创始人。出生于云南丽江,现居广州。乐以文字为窗,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有血有肉,有泪有笑,有错有对,期待与您共成长。
首发公众号:晏凌羊|ID:qiushan08。
新浪微博和视频号:晏凌羊;公众号小号:羊看。欢迎关注。
一点碎碎念
某些人不就是想让我停止发广子么?就不,就不,气死你。
夏天很适合用这款天丝床笠,颜值和舒适度并存,1 0 0%兰精天丝,摸起来超级细腻,也很丝滑,比纯棉更凉爽、更柔软、更轻薄、更吸湿、透气。
床笠为了避免跑位问题,增加了足足30cm高的护围。各种厚度的床垫,厚床垫、乳胶垫......均可使用,还能剩有余量压在床底。而且床笠很好铺,四周是松紧带,轻易就能套上。就算是孩子在床上蹦蹦跳跳,床铺都很平整~
未检测出致敏致癌染料,对肌肤没有刺 激,喜爱裸 睡的和敏肌都能用。暴力摩擦也不起球,一张床笠起码可以用3-5年。采用环保活性印染,固色牢度,不易掉色。一共有9个色:搭配同色系的床品,显得卧室温馨、有格调。
有2个尺码可以选择:1.5m(5尺)床笠:150cm*200cm;1.8m(6尺)床笠:180cm*200cm。价格也不贵的,现在纺织品的价格已经很卷了。
大家戳这个超链接可以了解更多详情:《
推荐一下这款菜刀,不仅切菜快,够锋利,还能做到不粘连,切片薄,削、砍、剁不在话下。锋利不卷刃,砍切一体,久握不累。
来自百年老字号的阳江菜刀,做到出口欧美的高端品质,现在仅需49元,还送水果刀+多功能剪刀+磨刀棒。前部切片: V型30°薄刃,切菜片肉一气呵成。食材切口平整纤薄,利落省力,绝不粘连;后部砍骨: 加厚设计,手起刀落,鸡鸭鹅、排骨等硬骨轻松应对,干脆利落不费劲。
坚持选用顶级40Cr13高碳钢,碳铬黄金配比,拥有出众硬度和锋利度的同时,兼具韧性和抗腐蚀,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不易卷刃、崩口。采用二代防锈工艺,锋利耐用,无惧时间考验,持久如新。刀锋利度、韧性和耐用耐磨性能都很不错,性价比也高,适合家庭使用。
一体成型结构,更加牢固耐用,刀柄与刀面的一体成型,连接十分牢固,刀柄不易脱落、损坏。刀面用独特的锤纹设计,有效减少切割阻力,食物不易粘连,菜刀清洗也方便;手柄采用高档鸡翅木,搭配柳丁固定,整体采用东方人体工程学手弧设计,贴合手型,温润好握,久切久砍也不易累手、打滑。
仅需49元,立刻拥有利磨坊方形锤纹砍切刀(砍切一体)限时特惠再加赠:锋利水果刀1把 (处理果蔬更轻松)、多功能剪刀1把 (厨房帮手多面手)、专业磨刀棒1根 (随时保持刀刃锋利)。
发布于:广东省网上炒股配资公司,配资网上炒股配,金富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